研究:腸道細菌少 較易發病

版主: kukumew

研究:腸道細菌少 較易發病

文章admin » 週六 8月 31, 2013 10:25 am

研究:腸道細菌少 較易發病
作者: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3年8月30日 下午4:31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最新研究顯示,腸內菌種的數量多寡,與代謝功能障礙關係密切,因為從一般人與肥胖者研究後發現,腸內菌種數越少的人,越容易出現代謝問題,甚至較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研究:腸道細菌少 較易發病

由歐洲研究團隊主持的「人類腸道菌叢誌基因辨異研究計畫」(MetaHIT),觀察了123位一般民眾與169位肥胖民眾後,發現其中23%腸內細菌叢偏少者,出現糖尿病等肥胖相關的症狀與慢性發炎的比例偏高;而若同時又身為肥胖人士,更容易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研究指出,正常人體腸道內約有3磅(約1.58公斤)的細菌,不過,全世界約有4分之1人腸道細菌數不足。比利時自由大學研究者哈利斯表示,「這次研究的結果可能對於預防及治療現今人類最容易出現的疾病有相當大的幫助。」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與哥本哈根大學等研究機構表示,代謝問題已成為現今人類最常見的健康問題,部分原因是因為現代人生活缺乏運動,與經常接觸營養密度過高的食物,則容易造成肥胖,肥胖更容易導致心臟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

據2005年統計,全球肥胖人口約4億人,估計到2015年會突破7億人,而且肥胖人口增加的趨勢會持續到2030年。

稍早由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研究者艾斯赫利執行的研究也指出,多吃蔬果可以增加腸道菌叢,因為經過觀察49位肥胖民眾增加攝取高纖維食物後,的確增加了腸菌數量,同時改善了與肥胖有關的臨床症狀。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自然》期刊。

圖說:歐洲研究發現,人體內腸道菌數較少,容易出現代謝症狀,而肥胖者若腸內菌數偏低,則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photo by zeevveez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中醫觀點:
臨床上來看,長期吃抗生素來殺菌的病人,例如因為有驗出幽門桿菌而長期吃抗生素的病人,結果是呈現陰陽兩虛的狀態,而且腹痛還是沒有治好;此時必須先停用抗生素,以中藥來陰陽雙補,到病人體力好轉、胃口好轉,而且開始有胃中灼熱的現象時,才是回到原本剛發病時的狀態,此時就能用半夏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的加減來治療,才能真的治好病。
另外,生活中的強力殺菌的產品,包含洗手乳、某些洗碗精、鉆板、抗菌餐具等等,也最好小心不要進入體內,讀者可以參考下一篇時事評論。
admin
Site Admin
 
文章: 575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4, 2008 5:29 pm
手頭現金: -1,952.00

回到 時事評論_僅以此版面上報師恩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