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我對年輕人說,如果真的想向西方學習,首先應該從吃飯學起

作者:艾寧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1月

(60)我對年輕人說,如果真的想向西方學習,首先應該從吃飯學起

文章admin » 週三 2月 03, 2010 10:45 am

我對年輕人說,如果真的想向西方學習,首先應該從吃飯學起

  西醫只要學,就能學到知識,就能學成。而中醫沒有“知識”,中醫的知識沒有陰陽五行這一精神內核統帥,就是一堆垃圾。學中醫不可能像學西醫那樣一個術一個術地學。中醫不是技術,所以你不能量化它,測試它。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到哪去找它的對映體,用什麼做它的參數呢?這正是母親反對我不背經典,只想知道對症下藥,堅決不肯教我絕招的原因。因為對症下藥只是中醫之表,而不是中醫之理。可中醫藥大學的畢業生往往連對症下藥也不得要領,更談不上對中醫的信仰,於是紛紛改行做西醫去了。
  和年輕人談中醫很難,便是談傳統文化,往往也沒有切入點。年輕人習慣以現代的、科學的角度看問題,傳統的東西在他們頭腦中沒有落腳點。
  後來我總算找到同年輕人談傳統文化的突破口了。我問年輕人:“喜歡吃餃子嗎?”大多答到:“喜歡!”我問:“製作餃子的原料是什麼?”都能舉出麵粉、肉、菜、油、鹽等等。又問製作餃子的工序,也知道和麵、做餡、擀皮、包餃子等。
  我問,包餃子麻煩不?年輕人承認是很麻煩。我說,既然做餃子麻煩,按照肉爛在鍋裏的理論,我們把制餃子的原材料放到鍋裏一起煮熟了吃不是一樣的嗎,何必費這事?年輕人說,還是餃子好吃啊!我笑了,這就是中國人。從中國人的吃餃子情結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美味追求,即使是事事向西方看齊的年輕人在吃這個問題上也不肯放棄口腹之欲去以西餐為主。
  我對年輕人說,如果真的想向西方學習,首先應該從吃飯學起,因為這不是一件小事情,要知道外國人就不費功夫包餃子。西方人吃飯,基本上是從營養的角度理解飲食的,面前這盤西餐,色彩上對比鮮明,滋味上各不相干、絕不調和,簡單明瞭,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西方這一飲食觀念同他們的哲學觀念是一致的。
  而中國人做飯的過程叫烹調。烹是煮熟食物,調是調和五味,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調和食物之味,使之互相補充,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助滲透到一起,這正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吻合。
  為什麼餃子好吃?為什麼平常的材料做成餃子就能產生一道特殊的美味?對此現代人用科學方法做出諸多解釋,還說餃子很符合現代營養學觀念等等。可在科學和營養學沒產生之前我們中國人就吃餃子了。
  講究調和之美,講究內在的味,好味道的意蘊是難以說清的,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意境是一切藝術的中心,飲食文化也不例外。
  曾和一位在美國搞科學的中國人談中國文化,怎麼也談不攏。中國所有的舊事物在他看來統統應該拋棄,一切向美國看齊。可唯有在吃這個問題上他持中國觀念,他說他長了一個中國胃。我說,即使是西方人也接受中國的烹調,所以中餐館開遍全世界。
  而追求美味還算不上中國人對飲食的真講究。中醫更是要求美味首先要合乎時序,夏秋清淡,冬春濃郁;還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更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中醫看病總免不了要追究“你最近吃什麼了?”五味調和得當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中醫思想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既然人們能接受中國的烹調,能品出中餐的“味”,那麼同理的中國藝術的“神”,中國文化的“意”,中醫的 “氣”等也是可以接受的,問題在於我們沒有把這些做成“餐”。
  說到“氣”這是最讓講科學的人反對的了。女兒說,氣的存在本是很自然的,不同季節的不同脈象,就可以理解為是人對氣的感應,經絡就是氣的通道,學針灸只知道刺穴位,不講經絡,不重氣感,不懂配穴,那針灸就不是針灸了。
  現代思維不僅給人們理解東方文化設置了障礙,也給中醫在語言表達上造成了困難。病人要求中醫像西醫那樣規範地、模式化地回答他們的疑問,這是現今中醫難以做到的。
  女兒說,如今人們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不管什麼理,以為說了人們就會懂,只要說得明白,就能成為人人可以接受的“真理”,以為如今人們之所以不接受中醫是因為中醫說得不夠明白。那物理、化學、數學也是可以大眾交流的嗎?也是一說就懂的嗎?中醫本來不是專業化的東西,可在西方文化的包圍、分割下,竟成了專業性的東西了,真為外行人難以理解的了,這無疑是堵了中醫的一條生路。
  女兒的師傅一上午要看五十多個病人,要想對每個病人進行詳盡的中醫學方面的解釋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與受過現代教育的病人在這個問題上更是不好溝通。女兒回來說起師傅如何對付這種情況時把我笑得肚子疼,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中醫的無奈,站在現代角度理解中醫當然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中醫的撒手鐧就是療效,只有見效了,人們才肯用心去瞭解、體會中醫原理。因此,女兒的師傅在治病上把中醫用到了極致。比如,我說過在西醫干預下的死亡有時是很痛苦的。女兒的師傅用中醫方法去緩解這種痛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對減少患者和他們親人的感情傷害意義很大。
  許多扔了中醫原理只抓住中藥的“中醫”在用藥上深感自卑,因為中藥不夠新、奇、特,不能像西醫那樣總能合成新的橫空出世、一鳴驚人的藥來。因為這些“中醫”不會在境界上用藥,所以他們就像低段的圍棋手,那些簡單的黑白子在他們手中無法出奇制勝,不能產生出爆發力來。如果不從原理出發,女兒的師傅如何減輕絕症病人的痛苦?
  藥是重要的,技術也是重要的,然而能力卻是更重要的。
admin
Site Admin
 
文章: 575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4, 2008 5:29 pm
手頭現金: -1,952.00

回到 問中醫幾度秋涼(一個中醫世家“叛逆者”的自述)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6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