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攤上你這麼個明白事理的媽媽真是件可悲的事……”
有人說,醫學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所以西醫要不遺餘力地排斥中醫,使自己成為唯一。並說這種唯一性和排它性是動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人類就是這種生存鬥爭的勝利者。我想,西醫要真是這樣想問題可有點小家子氣了。作為個體是可以像老虎似的具有唯一和排它意識,但從整體上看這個世界恰恰是物種繁多。人類的強大我理解應是追求造物者的氣度,老虎再強大,終是個體意識。如果人類真能把唯一性和排它性進行到底的話,那麼人類的勝利也就是人類的失敗。
西醫具有“侵略”性不是它的錯,這是它的生存之本。中醫之道法自然,不排它也具生存的合理性。西醫做唯一之想可以,也可以“稱霸一時”,但“時過境遷”後,世界又恢復多樣性存在。所以,唯一性和排它性只能成為個體原則而不能作為整體要求。隨著“科學”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個性色彩,總是提出個體原則,“科學”在我眼中的形象就越來越像一隻老虎。而許多“科學”方法在使用上也越來越失之簡單,比較法被用成“人比人得死”的淘汰法;還原法被用成“刻舟求劍”的教條主義……
以“時”的眼光看事物,就會看到各種文化盲區的大小隨“時”而變。西醫借科學所得的一“時”之盛可能會在下一時走入“瓶頸”; 而休眠的中醫可能正在等待它的春季。
我對女兒說,“學而時習之”就是學了中醫要利用現有條件去實踐。在“時”中“習”才是中醫生存之本。我們必須把“時”與“習”這兩個漢字讀成是立體的。學中醫要求讀古文不是倒退,因為現代漢語是平面的,讀出來的是字義。按字義講,“學而時習之”就翻譯成“學習要時常復習”了。而古漢語要求理解字意。“時”的意囊括了整個現實存在;“習”的意是整個學以致用的過程。如果不是這樣,坐在課堂裏一遍遍枯燥地復習《中醫理論基礎》怎會“不亦樂乎”?
冰雪化了,樹葉綠了,燕子來了,這都不是春“時”本身,但又是春“時” 的一切。 “時”和“氣”一樣是無法得到其本身的,而古人並不因此就否定虛性的東西。
現代人可以輕易指出“一葉知秋”的荒唐。在批判中醫的邏輯中比比皆是這類質問:“你看的是葉子而不是秋,葉子上哪有秋?不能從葉子上分離出秋來你就是騙人……”
許多人批評中醫理論過於玄妙,我不以為然。原因在於我接觸到的最玄妙的問題恰恰都來自於西方。小時候父親常提出一些諸如:飛行的子彈是否在彈道的每一點上停留?上帝能否製造出一塊連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物質能否無限分割?天的外面是什麼等讓我發蒙的問題。這些問題曾令我十分苦惱。後來我認識到這些西方問題產生於提問題的方式,而不是來自事物本身。西方哲學製造了不少思維“黑洞”,這些“黑洞”也能讓人“走火入魔”。少年時,我曾製造一個“兩枚雞蛋是否相同?”的問題將一位元生物學教授難倒。
女兒很小的時候就不允許我製造這樣的問題。我給她唱兒歌:“寶寶有面鼓,鼓上畫老虎,寶寶敲破鼓,媽媽用布補。”然後我提出問題:“媽媽是補鼓還是補虎?”這個“黑洞”問題最後把女兒氣得大哭:“不能把鼓和虎分開!”。上小學時,做“雞兔同籠”的算術題,我解題說:“假設雞都長四條腿……”女兒堅決打住說:“不能假設雞有四條腿,雞只有兩條腿。”我與女兒好說歹說,說現實太滿了,用個虛性的暫存間對現實做調整,之後馬上就還原現實。女兒說什麼也不答應。上初中後女兒又拒絕做數學題,她問:“數學對我有什麼用?”我向女兒解釋說,這數學在她今後的人生中可能一次也用不上,但做數學題是智慧體操,可以操練大腦。女兒說,那給我換個別的體操吧。
我曾堅信科學會通行無阻。我對女兒小時的科學引導可不限於給她講《科學演義》,還帶著她和她的同學搞了一系列科學小製作,成果都進了她們學校的展覽室。我使盡渾身解數沒能把女兒引上科學之路實在是我遭受到的一個沉重打擊。我曾對女兒感慨道:“想來愛迪生的媽媽也不過如此,看來我可以做得同愛迪生的媽媽一樣好,可我是不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不由我做什麼而決定,而要由你做什麼決定。”女兒看我這樣狼狽高興得大笑不止。
如果說母親的力量還不足以糾正我的“科學”之偏的話,女兒的力量最終做到了這一點。
女兒不僅不掉入“黑洞”,還拒絕“理性”。她說:“攤上你這麼個明白事理的媽媽真是件可悲的事,你能不能不事先告訴我事情會怎麼樣,而讓我自己去體驗?你的經驗能在我這裏開花結果麼?”
由此我知道,即便是真理,以為就應該人人接受,也能夠人人接受那就錯了。中醫是好東西,但母親當年沒有力量讓我接受;科學是好東西,但我沒有辦法讓女兒走上科技之路。為此我說,把最終真理賜給人類並沒有多大意義,人是“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如果接受真理的代價是取消了人類自己的生活,人類是有權拒絕的。
女兒對我說:“你做的飯很好吃,你就像別人的媽媽一樣把飯做好就行了,不用給我做導師。”女兒樹她一個農村同學的媽媽給我做榜樣讓我學習。於是,在女兒的教育問題我唯有表現“原始”她才肯接受,因此,朋友們常批評我不教育孩子。
從小學到大學,女兒總是把班級裏學習最好、品德最好的女孩領回家來,對人家說:“你認我媽做乾媽吧?我媽最喜歡有你這樣的女兒。”然後讓我幫這些女孩解決她們面臨的問題。當我替這些女孩犯愁時,女兒便拍著我的肩膀說:“你總說我鑽不進去,怎麼又說她們鑽不出來?看來就是她們給你做女兒你也是一樣的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