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vhall.com/829082235
1. 養護胃氣的重要性 -- 治{胃病} 就是 治{未病}
下半生的幸福全靠它
脾胃在中醫臟象中的功能:
脾主肌肉、主四肢、主運化水谷、升清降濁、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倉稟之官、五味出焉。脾氣主升,喜燥惡濕。脾土為陰陽運轉之軸心。
脾臟健康的人:氣血充足、能飢能飽,肌肉結實,吃什麼都好吃。
後天之陽氣又可稱為後天之(脾)胃氣。中年以後,先天之腎氣漸漸衰微,需仰賴後天的胃氣支撐氣血的運行。所以養護好脾胃,就是為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打好基礎。
2. 中醫歸類於脾胃病的常見症狀 :
很多人有脾胃病而不自知,腹脹腹痛、胃部灼熱,飢飽痛、噯氣食臭、胃口差、不消化、沒胃口、味如嚼蠟、口甜、口膩、臟腑下墜感、氣虛出血、肌肉萎縮、嘔吐、呃逆、噯氣、口臭、消穀善飢、一餓就發抖發昏、下利、大便溏、便秘、大號太臭或不臭、小便不利、帶下。
3. 現代人如何戕害自己的脾胃 :
a. 暴飲暴食 過飢過飽 減肥與大吃之間擺盪
b. 常吃生冷 喝冷飲
c. 葷腥過度 肉類 海鮮
d. 重口味 喝酒 抽菸 太辣 太鹹 太甜 太油 多油炸 多燒烤 多味精 多蔥蒜
e. 喝咖啡配蛋糕甜點
f. 在壓力下進食 急著吃 隨便吃
g. 吃豐盛的宵夜
4. 養護脾胃的基本法則:
清淡 五味均衡 天然無添加 原始粗糙 盡量素食 定時定量 食物宜溫
5. 脾胃病如何自我診斷:
a. 陰陽 : 胃口好 能消化 就是脾胃的陽氣充足
能忍飢 吃了能收藏起來能長肉 就是脾胃的陰充足
b. 表裡 : 如果胃痛腹痛的時候,伴隨著發燒、怕冷等等,常常是與風寒表證
或是傳染病有關,或是一吹冷風空調就胃痛拉肚子。否則脾胃病多是裡證。
c. 虛實 : 飯前空腹胃不舒服 揉按比較舒服 吃點東西比較舒服 就是虛證
飯後胃部脹痛 不能揉按 就是實證
d. 寒熱 : 胃痛的時候覺得胃中灼熱 想喝涼的 就是胃熱
胃痛的時候覺得胃中發冷 想喝熱的 就是胃寒
e. 氣滯 : 容易脹氣 嗳氣 伴隨胸悶
f. 氣虛 : 吃完飯很累 飯氣攻心 短氣 說話無力 稍微運動容易喘
g. 血瘀 : 胃部定點刺痛 夜間更明顯
h. 濕阻 : 沉重 喝水多就噁心 能吃乾飯不能喝湯 胃中常積水有水聲
i. 濕熱 : 沉重 悶熱 想喝涼的 口臭明顯
j. 燥 : 喝水多不能止渴 喜歡湯湯水水的湯麵稀飯
k. 痰阻 : 喉嚨常有痰 舌苔厚膩 失眠 慢性咽喉炎 乳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
淋巴結節 皮下脂肪瘤
6. 脾胃病如何自我保健:
a. 脾陰虛陽亢 : 很能吃 很容易餓 餓了頭暈發抖心悸
少吃辣的 炸的 燒烤 肉類 少喝酒 少抽菸 少吃味精
多吃 蓮子 淮山 銀耳 生黑豆水 不甜的瓜類(絲瓜 冬瓜 小黃瓜)
穴位按摩 胰俞 三陰交 內庭
b. 脾胃氣虛 : 吃完飯很累 飯氣攻心 短氣 說話無力 稍微運動容易喘
山藥配玉米煲湯或打汁 四神湯 白參 黃耆
穴位按摩 關元 足三里 合谷
b. 脾胃虛寒 : 飯前空腹胃不舒服 揉按比較舒服 吃點東西比較舒服
胃痛的時候覺得胃中發冷 想喝熱的
薑棗桂圓茶 若伴隨氣虛加入紅參 薑片醃梅汁 苦茶油炒薑片
穴位溫灸 關元 足三里 合谷 神闕
c. 脾胃痰濕 : 沉重 喝水多就噁心 能吃乾飯不能喝湯 胃中常積水有水聲
喉嚨常有痰
少吃海鮮 魚 肉類 奶類 甜食
多吃 紫菜 海帶 海苔 茶葉 玉米 深綠色蔬菜 紅豆湯 吃粗糧 紅薯
穴位治療 豐隆(下針) 指壓或溫灸效果比較小
d. 脾胃氣滯 : 容易脹氣 嗳氣 伴隨胸悶
在放鬆愉悅的情況下用餐
多吃 白蘿蔔 紅蘿蔔 柑橘類水果 柚子蜜茶 陳皮茶 山楂茶
穴位按摩 中脘 內關 期門 日月 行間
e. 脾胃濕熱 : 沉重 悶熱 想喝涼的 口臭明顯
少吃辣的 炸的 燒烤 肉類 少喝酒 少抽菸
多吃清熱利濕的 綠豆薏苡仁湯 芹菜 冬瓜 苦瓜 綠茶
穴位按摩 曲池 內庭 陰陵泉
f. 停食積滯 : 飯後久久還感覺食物在胃中 嗳氣出前一餐食物的味道
稍微斷食或只喝稀飯 喝陳皮茶 山楂茶 胡蘿蔔蘋果汁
穴位按摩 中脘 天樞 揉腹
g. 其他 寒熱夾雜 虛實夾雜的胃病 : 請諮詢中醫師。